建设一支素质高,师德优,业务精的教师队伍,提升教育理念,向来是人文学院的中心工作。而女教职员工作为学院主要生力军,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主力作用。因此提高女教师的综合素质,培养新型人才,成为了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,更是我院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。充分发挥女教职员工在学校教书育人工作中的作用,引导一种积极上进、爱岗敬业、乐于奉献的精神,也为了使得女教职员工的工作制度化、规范化、先进化,在人文学院女教职员工中开展创建“巾帼文明岗”的活动,通过搭建制度平台、学习平台、科研平台、服务平台等,让每位巾帼文明岗的成员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成为教学、科研、行政、社会服务过硬的教职员工,树立良好的岗位形象。
1.指导思想
自从十八大报告提出“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”,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、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。高等教育要发挥好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,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高等教育办学治校的各个方面,坚定不移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。
2.创建目标、口号、服务承诺
创建目标:建设一支素质高,师德优,业务精的教师队伍。
创建口号:巾帼英雄、勤奋耕耘、三尺讲台、不让须眉
服务承诺:敬业爱岗、恪尽职守、积极进取、精通业务、廉洁自律、爱护学生、勤奋自强、务实高效、言行优雅、明礼诚信、团结互助、顾全大局
3.创建措施
(1)组织建设。人文学院拥有一支政治思想素质高、业务水平过硬的创建队伍。我院现有教职工87人,其中女性56人,占总数的64.4%。在56名女教职工中,党员28人,占比50%;硕士及以上学位有56名,占比100%。为确保我院巾帼文明岗创建工作顺利进行,我院组建了创建巾帼文明岗领导小组,由院长桂林担任组长,由行政学工办公室负责人和系主任担任领导小组组员,带领全体女教职员工积极投入到创建活动中。我院领导非常重视巾帼文明岗的创建工作,把创建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计划之中,统一部署,定期召开会议,听取汇报,指导工作。
(2)制度保障。根据我院女教职员工的工作性质和实际情况,为保证创建工作顺利进行,特制定了创建巾帼文明岗的活动计划、把创建巾帼文明岗的标牌上墙;把创建口号、创建目标、成员照片、服务承诺张贴在学院醒目位置;公布岗位监督电话和信箱,自觉接受群众监督。制定创建巾帼文明岗的各项制度并公示。人文学院的院务会议和“两委会”会议是岗位成员参与决策和行使民主的机构,岗位成员积极参与我院管理,围绕工作重点开展合理化建议。
(3)师德宣传。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,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,维护社会公德,不舍人利己,不违法乱纪;尊重学生的人格,爱护学生,以身作则做好一名教师应有的职责,做好学生的引路人;刻苦钻研教学科研,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,向高学历、高职称迈进步伐。做好育人工作,发挥女教职员工情感细腻的特点,对“三困生”(学习困难、经济困难和心理困难)多关心,多开导,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。
(4)队伍建设。做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,首先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,优化教师队伍结构。我院将在今年大力将应当采取灵活有利的方式方法,拓宽渠道,引进广告系、日语系等人才;通过返聘的方式来发挥具有较高学术水平、较强专业技能的离退休教师的作用;其次是营造人才稳定和成长环境,人才留得住、不外流。因此我院将建立健全的教师内部管理制度,通过二级化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,一是做好薪资、福利等管理制度,给教师的生活以坚实保障,没有后顾之忧;二是建立健全的教师考评制度,奖惩分明,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;三是加强学习教育,注重内部人才的培养,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;四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,让教师有一个好工作、学习的环境。
(5)专业学习。为了增强教职工的教学科研能力,鼓励中年轻教职员工积极参加学习,我院在今年共举行21次学术讲座,面向学院全体教师和学生,要求学科方向研究人员和研究所成员必须参加讨论。每位教师需参加至少6次“学术沙龙”活动。我院向来有“传帮带”的科研互助传统,高职称的老师在科研上帮助指导年轻教师,在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课题的申报过程中,拟开展多次讲座和指导论证会,以帮助年轻教师迅速成长。